`
P.M.视点

实体书店转型复合经营 跨界救赎又能走多远?

来源:半月谈网       作者:陈旭 何曦悦       时间:2018-06-06 15:12

       北京老胡同房改造的读书空间、上海老洋房里的先锋书店、广州旧骑楼里的独立书店……当下,各种新业态、新模式的实体书店层出不穷,不断在“最美书店”的榜单上更迭。

  在实体书店不太景气的背景下,这些新业态书店往往采用复合型经营模式。这看似曲线救助了一批实体书店,但抛开书店之名,书店之实究竟保留几分?

  “最美书店”折射多元需求与文化诉求

  “最美书店”成为时下书店打卡榜上首屈一指的热门风向标,而不再像过去那般,一谈及书店就立马关注其藏书量,或善本或孤本等。

  最美书店并不限于空间、陈设的概念,大众对于“美”的概念折射出更多元的生活需求与文化诉求。

  不到300平方米的主营图书区藏有1万种、总计2.5万册书籍,以及全球500多种杂志……衡山·和集是一家书店,临近上海徐家汇商业区的闹市,又紧邻衡山路的僻静街区,掩映在梧桐树下。

  虽然100米开外就是车水马龙,但时间到了这里仿佛慢下来,成为城市中难得的“清净道场”。

  “这里的灯光和氛围都非常适合看书,沙发和座椅也很舒服,让人能够安静下来。三楼有一些关于美食美酒的杂志,看到这些符合自己审美品位的内容会很兴奋,有种找到知音的感觉。”白领罗茜琳说。

  对于部分人而言,书店里的书并不是他们慕名来衡山·和集的主要因素。

  “我常来这里,并不总是为了看书,而是为了这里经常举办的各种签售、分享交流会等活动。”在上海一所大学就读设计学专业的王晓光说,“前不久,我喜欢的一本国外设计书籍的中文版在这里举办发布会,还邀请了设计师前来演讲,我觉得收获特别多。这里的室内设计、文创产品等都非常有创意,来这里也是我从生活中寻找灵感的一种方式。”

  “大家现在随时随地都会习惯性地刷手机,但是在书店安静的氛围下,大家好像会自觉地收起手机。这里创造出了一种很宝贵的阅读环境。”已经退休的阅读爱好者朱丹说。

  书店是精神地标,代表一座城市的文化气质

  “顺应时代发展脉络,书店本身也在一个迭代更新的过程中,从前我们买书都是去新华书店,后来可能转到网上买书,但现在好像又重新回归到实体书店,现在很多实体书店已不再单是一个买书空间。”某知名出版集团子公司负责人说。

  “对于办读书活动和分享会等,有一些也是为了噱头迫不得已,传统书店确实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中国传媒大学副研究员邓文卿介绍,“生存压力越来越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压力不仅来自大家阅读习惯的改变,还来自于网络、电商的兴起。此外,书店数量也有限,不是所有人的家门口都有书店。作为重要的文化阵地,实体书店不会轻易消失。”

  “书店是文化的金名片,有了24小时书店,一座城的文化气质就明显不同。”三联韬奋书店总经理郝大超说,24小时不打烊书店可以给这座“钢铁大都市”中的人们以心灵慰藉,成为城市精神地标。

  在北京的几家三联韬奋书店,以销售高品质图书为主。郝大超说,正是由于城市文化产业以及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独立书店以其独特装潢、独立品格,在城市中终会有一片适合它生存的土壤。

  只改变形式,并不能挽救实体书店颓势

  “从地理位置、外观装潢等方面来讲,书店有‘网红’潜质。但我们更希望‘网红’代表了大众对书店的尊重,不止是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在另外一个行业里做做文化、做做产品。跨界融合实际上对文化艺术的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AGE ONE 24小时书店总经理刘刚表示。

  受电子阅读、网购图书的冲击,这几年传统的实体书店遭遇到经营的困境,不得不转型。“单纯形式上的改变并不能挽救实体书店的颓势。随着新鲜感的消失,形式的效能也会降低。”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孙美玲说,实体书店扮演的角色,在于如何以读者为中心、以内容为中心,搭建读者与所需内容之间的有效桥梁。

  一向被视为展示城市人文特色的书店,在寻找出路的过程中遇到一个更棘手的问题,即缺乏人才。早前有舆论关注“名牌大学研究生去书店当店员”这类争议话题,但现实是,打造文化高地的确需要一批高层次人才。

  郝大超表示,书店需要创新,需要有一批人才静下心来从事文化工作,但书店在引进人才这件事上很矛盾:一方面,在薪资待遇上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这个行业比的是耐心和认真,目前的年轻人跳槽非常频繁,这让书店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Copyright © 2008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1004787号-2
×

欢迎拨打一对一免费咨询电话: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QQ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