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资讯

文旅大佬的这个冬天不太冷静?

来源: 旅游地产观察       作者: 旅游地产观察       时间:2021-12-31

恒大“瘦了”、融创“凡尔赛了”、万科“怂了”、兆佳业“翻船了”、阳光城“焦虑了”,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文旅转型企业,面对2021年的寒冬,他们为何如此不“冷静”?

图片

债台高筑

的文旅寒冬

 

即将过去的2021年,没有如愿成为多数文旅企业眼中期盼“绝地反击”的一年。

 

从许家印执掌的恒大地产意外“爆仓”、孙宏斌向紧握的融创中国“凡尔赛式”输血,到万科、碧桂园等企业低调、收敛的“骚操作”,再到被寄予厚望的兆佳业“阴沟里翻船”的事件,2021年发生的这一切,仿佛告诫着文旅大佬“现金危机”已经悄然到来。

 

翻开恒大集团的“发家史”,你会发现每一次恒大总是能在危急关头寻到生机,然而这一次确实是“玩大了”。据恒大方面提供的资料显示,从2021年7月开始,仅仅三个月的时间,许家印为了帮助恒大地产度过危机,已经为恒大续命近70亿.....有知情人说“这是许家印最后的傲气”,也有吃瓜群众说“这是恒大集团最后的挣扎”。


图片

 

2021年12月3日,恒大集团终于等来了关键的生死转折,就在恒大集团发布公告的两个小时内,广东省人民政府、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先后发表了对于恒大风险事件的声明,在这些声明中我们看到了恒大集团的不堪与无奈,也看到了国家对于恒大风险事件的处理与态度。其中央行表示:“短期个别房企的风险,并不会影响中长期市场的正常融资功能。”此外,广东人民政府也表示:“应恒大集团请求,为了有效化解风险,同意向恒大派出工作组,促进企业风险处置工作......”

 

于是12月7日,恒大集团成立了风险化解委员会,许家印任职主席,为后续的债务风险担当责任。回想上一次的恒大危机应该是2008年,那时风华正茂的许家印靠他和他的朋友们悄然度过危机,但到了2021年的这一次,许家印朋友圈的朋友们竟然不见了。

 

不久前,一条融创中国掌门人孙宏斌自掏腰包给融创中国出资4.5亿美元的新闻被爆料后,老孙凡尔赛式的资助一度成为了文旅圈的佳话,也成为了频频被调侃的热点。

 

记得今年上半年的一次融创中期业绩会上,老孙曾表示:“目前,中国地产行业的发展进入最难的阶段,不过不管谁暴雷,融创中国也不会暴雷......”随后就在人们把目光都聚焦在恒大爆仓事件时,融创老孙早已为顺风顺水的融创中国,暗地里变卖了不知多少资产,其中贝壳股票的受让、融创中国旗下地产物业板块的系列融资,都只是为了支持其高速发展的文旅事业。


图片

 

被誉为中国地产“排头兵”的万科,在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大幅下滑近90%后,最终迎来了第三季度现金流仅12亿元的尴尬局面。据部分媒体统计,A股上市的部分与文旅产业相关的房企中,第三季度经营现金流为负数的房企多达30余家。

 

整个2021年的前三季度,还有很多中型房企也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滑铁卢事件”,先是兆佳业理财产品的意外暴雷,数百名投资人围攻总部大楼讨个说法.....随后11月某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却成为了阳光城集团股票暴跌的“吃瓜现场”。

 

2021年的这个冬天,一系列的意外事件,一群忙着补坑的文旅大佬,成就了一个个吃瓜群众眼中最喜闻乐见的大型“自救现场”。



图片

大佬们的

求生之路

 

卖资产、低位配股、股东筹资......这些曾经被地产企业惯用的手段,没想到也成为了2021年转型文旅企业度过严寒的最后“稻草”。

 

11月14日,据媒体报道称,融创中国发布公告称,计划配售融创中国现有股份、认购新股,配售的股票恰巧就是融创服务,按照当时预估的得款总额约9.52亿美元。

 

在融创服务正积极筹备配股计划时,孙宏斌又自掏腰包拿出4.5亿美元用于融创集团的使用。按照当时配股计划,整个融创集团有望得到14.02亿美元的资金,用于度过2021年的资本寒冬,而老孙此举确实也很高,通过“自掏腰包”的形式,以掩盖融创小范围变卖自家物业的事实,可谓是一举多得,一方面稳住了市场股民的信心,一方面又解决了融创现金流的问题,实在高招。


图片

 

相比“自掏腰包”的融创老孙,阳光城的老林自救姿势那叫一个精彩。

 

11月初,由于全国收紧了银行放款的政策,迫于无奈的阳光城实控人林腾蛟一纸通告,对外宣称阳光城现在已经面临债务问题,但是自己作为阳光城的使用人会为企业担保,并押上身家尽快让阳光城脱困,不管这个“以诚相待”的策略,最后究竟能得到多少市场股民的认可,但是老林不按常理出牌的勇气,确实值得敬佩一番。毕竟,在这个“僧多粥少”的疫后文旅时代,能站出来吼一声不哆嗦的企业领头人,估计也没几个了吧。


图片

 

前面说了万科前三季度的营收仅有12亿元左右,这相比去年同期的333亿元来看,差距可谓十分巨大,然而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万科自身强转“文旅商”身份的问题。

 

你可还记得万科猪肉、万科雪场、万科酒店......这一系列的物业开发形态吗?

 

没错,万科作为国人眼中响当当的“模范生”,其实从疫情开始后,受国家对房企融资政策的管控,短期内万科为了吸引市场的关注,又是搞猪肉股、又是搞雪场、酒店,一来一回的捣腾,尽管万科十分注重自己资金流的管理,但面对全国房地产销售势头的不景气,万科房地产的销售业绩“一落千丈”,加之文旅转型的巨大投入,使得万科也没有了三年前“狼来了”的底气。据知情人说:“如今的万科集团内部,已经开启全员高度备战的状态,部分高管甚至提出了不浪费一分钱、一度电的口号。”

 

中国奥园,作为立足香港进军内地的优质企业,竟也采用了变卖优质资源的“回血手段”。

 

11月14日,中国奥园公告称,公司将与新永投资订立协议,后者将收购中国奥园旗下名万投资、双福等在内的三家公司全部股份,并支付三家公司拖欠中国奥园的,合计约9亿港元。

 

在三家公司被新永投资成功收购后,中国奥园曾表示:“截止2021年9月,公司账面值的差额已经降至1.7亿港元。”可以说,这次交易的完成,暂时让中国奥园摆脱了现金流的束缚。


图片

 

相比上述企业的自救操作,国内一些有实力的企业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现金流吃紧的困扰,比如:花样年、蓝光、绿地、保利发展等,虽然春天迟早会如约而至,但是2021年的资本寒冬,已经不同程度地肆虐着这些想快速步入“文旅”快车道的地产大佬们,不管结局如何,我们还是拭目以待便好。



图片

 

回到本文的主题,你认为2021文旅人的这个冬天真的不太冷静吗?或许是,或许不是。 


一方面受全球疫情的反复影响,传统地产商向文旅商的转型不仅出现了延缓的势头,甚至还出现了停滞不前的态势。 


另一方面,得益于国内强消费、强出行的诉求影响,北京环球影城“一夜暴富”、各大OTA产商通过直播做起了另一门生意、传统酒店商业也借助“科技力量”勇于跨界,这些骨子里面自带“文旅属性”的企业,确实要比转型中的地产企业牛一些。

 

不过,一旦转型成功后的地产大佬们迈过了现金流紧缺的“寒冬”,未来他们一定会飞得更高,走的更远。所以,不管是龟缩当下,还是迎冬直上,文旅地产商们无须冷静,去干就好。


图片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11004787号-2
×

欢迎拨打一对一免费咨询电话: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