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资讯

乡村振兴文旅项目:让乡村“活”起来的实践密码

来源:创始人       作者:创始人       时间:2025-05-13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文旅项目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乡村发展的新大门。今天,咱们就来唠唠那些成功的乡村振兴文旅项目案例,看看它们是怎么让乡村“活”起来的,说不定能给咱们的项目开发商们带来不少启发呢。

先说说泰山村的千稼集项目。泰山村在郑州附近,有5000亩地,村里人不算多。这个项目厉害的地方在于,它把黄帝文化这个深厚底蕴给用起来了,走的是“林业立村、生态富村、旅游活村、文化强村”的路子。村里和千稼集公司合作,搞了个景区,分成“原味乡村”“民国风情”“激情岁月”三大主题,啥农耕文化演艺、民俗小吃、民间演艺、休闲游乐、主题客栈、绿色农场这些都有,游客来了,能体验到浓浓的中原民俗文化。这不,泰山村还拿了一堆荣誉,像“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啥的,成了乡村振兴的明星村

再看看尹家峪田园综合体,这地方在山东临沂,是个“林果之乡”“蜜桃之乡”“长寿之乡”,资源好得很。项目规划面积大,投资也不少,20亿呢,一年能接待200万人次游客。这里搞了个“一心一廊三带九区”的空间规划,核心场馆五朵桃花造型综合体,有快乐芒果、航空航天主题、鱼菜共生、台湾风情、橘子布美学等高品质体验馆,还有精品民宿和服务区。尹家峪依托沂蒙山水,把农旅融合、景田一体、产村联动做得风生水起,成了齐鲁大地的样板

袁家村也是个好例子。它把关中地区的民俗传统文化和现代旅游结合得紧,民俗小吃、茶馆、技艺、游乐这些传统东西,和文化创意、休闲体验生活方式一碰撞,旅游吸引力一下就上来了。袁家村从乡村旅游起步,实现了三产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它打造的关中印象体验地景区,从品牌到业态,从招商到管理,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商业模式,还通过“旅游+”“互联网+”推动农产品销售,让产业持续发展,农民也跟着增收

还有浙江余村,这里是“两山”理念的发源地。余村从“卖石头”到“卖风景”,把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的价值重新评估,建立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把生态指标转化为经济价值,搞起了“生态银行”运营模式。这下好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十年间增长了12倍,生态价值真正变成了经济收益,乡村发展也走上了可持续的道路

福建龙岩的培田古村也挺有意思。这里把生态农业和文旅体验结合在一起,游客可以参与梯田耕作体验碳汇过程,民宿运营采用生态循环技术,农产品销售还嵌入了碳足迹追溯系统。这种“可感知的生态价值”转化模式,让每亩农田的综合收益提升到了传统种植的8倍,形成了可持续的生态经济范式

日本的mokumoku农场也值得借鉴。这个农场以亲子教育为出发点,主要面向家庭群体,集观光农业、研发生产、加工制作、产品销售为一体。农场分为四大区域,提供观光游览、科普教育、产品展览、餐饮美食、休闲体验、商品购买、度假住宿等服务。农业各个环节与旅游产品无缝融合,形成了密切关联的农旅产业链

这些案例告诉我们,乡村振兴文旅项目要想成功,关键是要找准乡村的特色和优势,无论是文化、生态还是产业,都要深度挖掘和整合。同时,要注重游客的体验,提供丰富多样的产品和服务,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项目开发商们在策划项目时,不妨多从这些方面下功夫,说不定就能打造出下一个乡村振兴的明星项目呢。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11004787号-2
×

欢迎拨打一对一免费咨询电话: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