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M.视点

室内商业街如何为消费者营造差异化的消费体验?

来源:商业地产智囊       作者:商业地产智囊       时间:2024-12-12

随着街区式商业的兴起,将街区搬进室内已经成为商业项目打造差异化的利器。室内商业街巧妙地将商业活动与舒适的室内环境相结合,摆脱了季节和天气的限制,同时,以其独特的空间布局、丰富的业态组合和精心营造的环境氛围,为消费者带来了差异化的消费体验。本文,飙马商业地产盘点解析十大室内商业街案例,供广大开发商参考借鉴。


案例一:长沙超级文和友

文和友,位于长沙市海信广场,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的“庞然大物”。次年,又扩建为20000平方米,打造了一个80年代的长沙老街区,超级文和友由此诞生。


在场景方面,超级文和友用5层、2万平米的商业空间,联合数十家老长沙地道商店,构造了一个极致还原老长沙市井的商业场景和生活空间。在建筑设计上极有魄力地打通商场1-5层,细致、忠诚、原汁原味地布置出二三十年前的场景。这里有老式的照相馆、理发店,经营了三十年的巷子口猪脚还是原来的样子……对于“旧”的样子,在空间上没有做任何刻意的美化,该有的混杂、破旧、拥挤都诚实被重现。


在业态方面,文和友实现对餐饮品类的全覆盖,旗下拥有文和友老长沙油炸社、文和友龙虾馆、文和友老长沙大香肠、文和友老长沙臭豆腐、MAMACHA、湘春酒家、六点左右手打吐司、拙艺面点等系列。此外,现在的超级文和友中,述古书店、大兵笑工厂、美术馆三个业态,分别要将文艺圈、文娱圈、文化圈吸收进方寸之地的“长沙老街市。

超级文和友通过深度复制长沙八九十年代怀旧风情,以及多元化的丰富业态组合,积极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消费者前来打卡品尝和体验。


案例二:唐山宴室内主题街区

唐山宴是一座集特色餐饮、民俗传承、文化展示、场景体验和研学实践于一体的文旅商业综合体,也是国内最大的原创沉浸式室内特色餐饮微度假目的地。


在客群定位上,唐山宴室内主题小吃街区的主要针对客群是以80/90后为中心,及辐射消费主力“中产阶级”群体;80/90后对消费体验的需要感偏高,对“新潮事物”尤为偏爱。并且在消费属性上,激发了游客对体验场景的巨大需求。区别于地摊小吃街,唐山宴提供了更加深层次的社交场所。

在场景搭建上,唐山宴从传统文化切入,以地域特色美食为主线 , 把小镇的概念融入其中 , 通过街景院落的休闲方式,铺陈开眼前这幅极具烟火气的画卷,处处是惊喜,步步是情怀。


在功能规划上,“唐山宴”将唐山璀璨多元的饮食文化与传统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结合,将唐山特色美食与文化旅游相融合,在品尝特色美食的同时,深入了解、感受唐山饮食文化内涵,形成一个集文物展示、互动体验、培训教育、餐饮消费等功能于一体的饮食文化博物馆。


案例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

西安曼蒂广场商业面积3.68万㎡,位于大唐不夜城核心地段,经过了两年多的改造升级,利用曼蒂广场大部分商业空间精心打造全国首个唐风市井生活体验地——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

街区借助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IP ,以“全唐”市井文化生活体验为文化主题,并通过建筑、软装、人物、故事、音乐、器物等方面全方位还原唐朝文化。


通过利用“美陈装置+虚拟科技”的组合手法,打造三大主题消费场景,分别为:负一层“攒星揽月·畅飨长安”主题的全唐市井生活体验空间;一层“和合之美·风雅长安”为主题的唐风主题互娱休闲空间;二层则是“花萼相辉·夜宴长安”主题文化宴席体验空间。

为了还原全唐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在业态方面集聚了100余种唐长安城的美食,以及各类唐朝手作、文创店铺、银器、琉璃、香料、唐绣、陶器、三彩、木作等都汇聚于此,让消费者通过特色商业充分体验全唐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


案例四:大连熊洞街

大连熊洞街由大连冰山集团旧厂房改造而成,是一个以机械巨兽“熊北北”为核心IP的城市更新方向创新室内文旅街区。

项目建筑面积近1万平,由一只巨熊“北北”和两条大街组成,包括巨兽巡游、主题游乐、时尚文创、科技研学、特色美食、嗨玩夜场、主题活动等元素,用文化科技艺术结合的方式,打造的一个尖叫地标,并通过巨熊北北这个超级IP,把文旅和商业业态有机融合到一起。


尖叫地标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尖叫美学」,是以视觉为主要抓手,吸引受众注意力、丰富其审美体验的方法论,并称之为“尖叫美学”。大连熊洞街的尖叫点则在于:震撼感十足的巨兽巡游、让人尖叫出声的主题游乐、饱含城市记忆和IP符号的时尚文创、沉浸式机械科技研学、主打爆款策略的特色美食、开放式嗨玩夜场等,通过打造的“尖叫地标”,增加商旅文产业链等配套组合,迅速占据游客心智,强化游客的体验。


此外,大连熊洞街围绕IP的策划做了很多工作,核心IP巨熊北北拥有自身的「源起」漫画,串联它的背景故事,甚至还有专门的抖音账号,通过情感链接、活动互动、成长故事构建线上熊北北形象IP;除此之外,以潮流艺术、青年社区为特色的文化IP,以蒸汽朋克和赛博朋克为特色的环境IP,以打卡、零售为特色商业IP等将与主IP一起,形成熊洞街的IP星系,承载起大连熊洞街整个街区的元宇宙空间的长效发展。


案例五:南京秦淮戏院里

秦淮·戏院里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0000平方米,位于秦淮河畔,毗邻中国科举博物馆,项目理念源自明朝古画《上元灯彩图》,该项目将从画中提取灯彩、商贾、民俗演艺等一系列秦淮地域文化元素,并将它们与沉浸式体验相结合,给游客一种全新的视听享受。


在街区建筑形式的选择上,结合项目本身首都大戏院旧址的建筑风格,作为整个街区建筑风格的基础,同时利用室内暗场的环境,创造夜游秦淮的视觉感受。同时,根据建筑的空间形态,设定了三个主要的主题空间:灯山、奇市、幻戏,通过不同主题共同创造出穿越梦境、人在戏中的沉浸体验。而中庭场景设计则以本地文化的鳌山灯会为依托,提取出鳌山灯彩为核心符号,搭建出一个具有强烈穿越感与异质感、仙侠风格的奇幻大戏。


在功能方面,项目以秦淮文化为母体,集聚了沉浸式实景娱乐、沉浸式古风市集、沉浸式主题街区、沉浸式酒店、沉浸式影院等多种沉浸式业态,满足消费者多元化消费需求。

在动线规划方式上,采用的是棱角转折的方式,通过这样的动线规划,将整个的街区动线划分成不同的建筑单元模块,以此模拟原生街区建筑错落,蜿蜒曲折的市井巷弄景象。


案例六:上河坊主题街区

宝安大仟里深度还原北宋生活场景及国潮文化记忆,精心打造3000平米的国潮沉浸主题街区【上河坊】。

在场景搭建上,整个街区以“清明上河图”为主题灵感,构筑三纵三横的北宋街巷,充分还原古都汴京的繁荣风貌,营造“古街风貌”的场景,打造龙门客栈、开宝塔、望月台、相国寺、宋井等盛宋场景。


在业态功能方面,街区融合“美食文化”,容纳百味珍馐,汇集佳肴美食;创新“非遗体验”的核心内容,推出习武射箭,强健体魄,传统弓箭文化、骑射推广等体验内容。

可以说,上河坊通过沉浸式场景塑造、传统文化内容运营、潮流与传统碰撞的呈现方式,最大限度还原北宋汴京开平时期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为消费者呈现前所未有的文化体验。


案例七:武汉“广德里1898”特色文化美食街区

“广德里1898”项目是兴建于青岛火车站的地下特色文化美食街区,总建筑面积约4000㎡,以青岛所特有的里院文化及建筑风格为核心设计理念,打造一处可供怀旧、逛街、品味和购物的新型文旅餐饮综合体。


项目在场景上保留了老青岛市井的朴素风貌特征,红砖瓦、各种风情海报和很多熟悉的老青岛招牌,浓缩了青岛开埠100多年来各个时期的风貌和物件。


在美食街区上打造三大美食区域,分别是积庆里、泰福里、九如里,汇集了青岛各类特色小吃,以及来自天南地北的百余种风情美食。成为青岛前海一线独一无二、风格独特的网红美食打卡新胜地。


案例八:成都世纪城·上闲里

成都世纪城·上闲里主题地下室内商业街,2021年7月开业,地处成都地铁1号线与18号线换乘站——“世纪城”站,建筑面积超过8000㎡,是成都轨道集团“存量资源”再开发项目的一次重要尝试,旨在盘活存量资产,打造城市精英的消费生活、休闲聚会空间。

在空间设计上,上闲里结合了世纪城站站厅设计概念元素,使用三角形和正方形几何分割,通过材质区分,强调空间转换的仪式感,实现更通透的视野,带来明亮轻快、清新现代的休闲消费环境。


业态方面,以新零售主力店+高品质连锁餐饮品牌为主,涵盖饮品、快餐、便利店等,引入星巴克、全家FamilyMart、麦当劳、川粤时空、面包新语等众多品牌,满足年轻化、时尚化消费体验和日常全时段需求。

此外,这里还有成都地铁首个沉浸式商业文化一体化空间“四季嘟成”,共分为商业长廊区、主题DP造景区、品牌POP—UP区,以及成嘟嘟展示区4大板块,已引进了泡泡玛特、OATLY、麦当劳、安德鲁森、廖记棒棒鸡等知名连锁品牌。同时融入Q萌手绘风格的地铁元素——列车车厢、站台、站点设计,以及电话亭设计,展现了不一样的地铁生活场景。


案例九:西安大悦城勿空街区

勿空街区是西安大悦城依托大雁塔玄奘文化的地缘优势,以《大话西游》电影为创作基础,通过赋予其具有本土特征的创意并以谐音命名,将在地性的独特元素融入了城市空间,创造出的特色鲜明的美食主题街区。


在场景搭建上,西安大悦城以趣味化的手法展开了内容的构建,将大话西游元素充分融入街区每一处。如,根据不同的故事情节,项目团队设置了丰富的语境,将融合了诙谐“基因”的台词、金句、段子创作于地面、墙面上,或是通过多角度射灯投射至地面;墙体材质、照明设计、公共服务设施造型,人们所到、所感之处均借由本土文化符号进行了主题化、立体化的软装设计,成为主题故事的“讲述者”。


在业态上,勿空街区更是连同集合了创意手工艺品和陕西特产伴手礼的“大漠集市”,到访勿空街区如同体验一场地道文化的“探寻之旅”,本地人拾回“记忆”,外来人创造“记忆”。


案例十:传媒港花园里

传媒港花园里是继西岸集团首个商业旗舰项目AI PLAZA西岸凤巢之后,招商商管在上海首个轻资产商业项目,坐落于西岸传媒港地下一层,是一个纯地下TOD商业,与11号线龙耀路站1号出口直接连通。

项目打破传统受限的硬条件,以立体的交通网络、多元餐饮品牌和更具创意的空间设计,创造出流畅便捷、开放宜人的地下商业街区,一改传统地下商业固有印象。


在硬件条件,传媒港花园里无论是楼层层高、通道宽度,还是灯光亮度等硬件条件,都展现出宜人的尺度与舒适感,几个小型下沉式广场的设计,更是巧妙营造出户外通透感,同时优化动线,吸引路面行人由上而下到达。

在场景上,基于西岸浓郁的艺术、文化氛围,传媒港花园里还引进了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感的IP展览,通过主题场景强化与周边商务客群的情感互动,升级地下商业游逛体验,且“首展效应”为商场导入了更多远距离而来的年轻人,实现多元消费。


在业态布局与内容打造上,项目聚焦于主力办公客群的核心需求,同时兼顾日常生活所需,分两部分诠释“多元”属性。一方面,传媒港花园里聚焦多元餐饮,精心策划了让办公客群狂喜的“食力”空间:汇聚国际国内知名咖啡茶饮品牌,以及多元餐饮选择,同时打造一个兼容并蓄、贴近本土文化的美食聚集地;另一方面,传媒港花园里以盒马鲜生为主力店,创新性引入华为、智己、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展厅及NRG 健身私教CLUB等运动健身品牌、7-ELEVEN便利店等生活服务配套,刷新传统商务配套、创新消费体验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生活便利性。

最后,传媒港花园里还与“西岸夜巷”深度联动,连续三个礼拜的周末举办徐汇区首个马路市集,吸引客流自上而下进入项目内。


【免责声明】本文由商业地产智囊整理编辑,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opyright © 2021 Perfcet Market.Cn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11004787号-2
×

欢迎拨打一对一免费咨询电话:

13816360548

您也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