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年春节档,哪吒杀疯了,春节后,“哪吒”IP又被各地抢疯了。
“哪吒”IP爆红,这几天,各地已经开启“抢吒儿”大战,四川宜宾更是罗列出20多个遗迹景点,表示“哪吒就是‘宜宾娃’”。
从各家出行平台数据来看,近一周,宜宾、江油、天津等与哪吒相关的目的地搜索量环比激增。
这不仅让我想起去年《黑神话:悟空》爆火后带动的今年春节山西古建旅游热潮, 电影、旅游是虚幻的,与文化相关的旅游目的地却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尤其体现在以往相对冷门的县域城市。
毕竟在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假期,与其在北京、上海、昆明这些传统的旅行热门目的地人挤人,不如深入小城寻找地道年味,开启深度游,这也成为更多年轻人的选择。
翻遍春节期间朋友圈,我发现早餐品尝镇江锅盖面、黄桥烧饼等非遗小吃,下午体验苏绣团扇,晚餐听苏州评弹、看秦淮灯会,再去扬州修脚,晚上入住苏州古典园林酒店,极具地方特色的非遗文化与年俗年味成为春节旅游新玩法。
00后年轻人走入县城,观看非遗演出、品地方特色非遗小吃,从热门冰雪游目的地走向更深入的大兴安岭地区,开启深度旅游,有效提振县域文旅经济。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有非遗表演的唐山河头老街搜索量同比上涨449%,带动附近酒店搜索量暴涨超1300%;北海老街附近酒店搜索量上涨超920%;有新春鱼灯巡游活动的屯溪老街附近酒店搜索量上涨超292%。
再从宏观数据来看,据交通运输部2月5日数据,春节假期8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逾23亿人次,达230684.5万人次。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0%。
蛇年超长春节假期再次掀起了出行、旅行消费高峰,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一座城市总是希望自己被标签化,但是很少有城市像今天这样,为了一个虚拟电影IP争得面红耳赤。
02
春节假期,县城旅游火爆的另一面是不走寻常路的年轻人的口味已经越来越倾向于“悦己消费”。
如同今天人们喜欢强调老钱和新钱的区别一样,在国内旅游业的历史进程中,人们总是会厌烦一些固定不变的“套路式旅游”,进而选择一些小众、独特的旅游体验,这种趋势明显且不可逆。
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国家级非遗“泉州提线木偶”搜索量环比上涨272%;始于唐宋,传承千年的“自贡灯会”搜索量同比上涨122%;具有浓郁年俗特色的国家级非遗“社火”搜索量环比上涨604%。
与此同时,各地古城、老街“长满”00后年轻人。
美团旅行另一份数据显示, 2025年春节期间,广东潮州古城搜索量同比上921%,山东琅琊古城搜索量同比上涨681%,山西平遥古城、山东台儿庄古城、湖南凤凰古城、河南洛邑古城、云南大理古城、安徽徽州古城、四川阆中古城、福建漳州古城也成为春节热门古城。
除此之外,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对周边县城的辐射效应开始显现。
2025年春节期间,国内旅游“黑马县城”为: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喀什地区疏附县、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孝感市云梦县、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
00后年轻人走入县城,观看非遗演出、品地方特色非遗小吃,从热门冰雪游目的地走向更深入的大兴安岭地区,开启深度旅游,有效提振县域文旅经济。
比如,在-40℃极寒天气下的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有条清澈见底的“不冻河”,年轻游客观雾凇、打雪仗;因“草原村排”出名的鄂托克前旗,吸引年轻游客“跟着村排去旅行”。
再比如,喀什地区疏附县吾库萨克镇的“中国新疆民族乐器村”,有150多年的乐器制作历史,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天南海北的游客走进小村,从民间手艺人手里挑选传统乐器或手工制品。
不难看出,能满足年轻人独特精神需求的目的地赢得一切。
03
年轻人的“反向旅游”、“平替旅游”和中青年群体的“奔县游”“老家游”拉升了春节假期低线城市县域中心城镇的旅游热度。
事实上,不仅出行市场下沉趋势值得关注,也带动了县城餐饮等相关产业,对一座城市的文旅综合消费拉升更为明显。
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必吃榜”榜单的总浏览量环比节前翻番,异地用户日均浏览量同比增长近50%。
上榜餐厅中,异地用户贡献的订单量同比增长近110%。
例如,福州、汕头、泉州“必吃榜”异地用户流量大涨,福州老福洲(三十年·福州味)、汕头杏花吴记牛肉火锅、泉州临家闽南菜等“非遗年”热门目的地的上榜餐厅,异地用户浏览量高居全国上榜餐厅前列。
可以看出,年轻人的深度旅游也在带动小城美食消费。
老福洲(三十年·福州味)一位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很多游客年前就到福州,在除夕夜体验当地传统年俗活动,深切感受在福州过大年。”
当00后开启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深度旅游体验,在旅游目的地“多住一晚”,“多消费一家小店”,蛇年的“文化旅游内卷”注定还将持续。
文章来源:旅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