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假期的收官,2025 年春节“成绩单”出炉,新的“顶流”诞生。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0%。
其中,上海春节期间的消费表现强劲,仅在7天假期内就狂揽465亿元。而在已公布春节“成绩单”的城市中,成都春节接待的游客较多,高达1995.6万人次。而上海接待游客1777.84万人次,同比增长6.08%。
春节档热门城市数据
相关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重庆、西安、南京成为今年春节出游热门目的地。
北京
2025年春节假期,北京举办千余项“京彩四季·福满京城”主题活动,品非遗年味,寻国潮韵味,享地道京味……消费市场喜庆祥和、平稳有序。北京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企业实现销售额81亿元,同比增长4.2%。
相关数据显示,全市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达3546万人次,同比增长12.8 %。凭借入境游、庙会游、冰雪游的持续升温,北京已然成为国内旅游直接消费的热门城市。
上海
春节期间,上海各大商圈推出新春市集、民俗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围绕家电家居以旧换新,开展各具特色的营销活动。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数据显示,节日7天(2025年1月28日至2月3日),上海线上线下消费465亿元。境外来沪客群消费金额同比增长28%,交易笔数同比增长63%。
广州
春节期间(1月28日至2月3日),广州消费市场“火”出新高度,实现在地消费364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线下消费208亿元,同比增长11%;线上消费156亿元,同比增长5.1%;市内重点餐饮企业总营业额同比增长约8%。
商务部消费大数据实验室监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广州汽车消费7.1亿元,同比增长12.6%;家用电器消费7766万元、增长16.0%;电子产品消费7.1亿元,同比增长8.2%。
深圳
春节假期,深圳全市接待游客894.7万人次,同比增长8.3%;实现旅游收入98.85亿元,同比增长12.5%。携程旅游榜单显示,春节假期,深圳市位居入境游国内热门目的地第一、国内游热门旅游目的地第四。
成都
据商务部监测系统数据,成都市春节期间21家重点餐饮企业实现餐饮收入1.4亿元,增长9.0%。春节期间,成都交子公园、春熙路、东郊记忆等核心商圈推出超千万元优惠活动,交子商圈SKP销售额同比增长12%,春熙路商圈客流量增长5.8%,东郊记忆商圈营收增长10.9%。
春节期间成都市215条特色商业街区累计客流量突破4000万人次,同比增长5.4%,实现营收约120亿元,增长5.8%。据行业监测数据,春节期间成都市网络零售额222.7亿元,增长13.6%,其中网络服务消费183.8亿元,增长14.2%。
重庆
今年春节期间,重庆商务系统围绕“嗨逛乐购”贺新春、“以旧换新”迎新年、“畅玩冰雪”度假期、“网上年货”闹新年、“美食消费”聚团圆等主题开展系列促进消费活动。
据监测,春节期间,重庆消费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9.6%。根据统计,春节期间重庆中心城区解放碑、观音桥、杨家坪、南坪、三峡广场五大商圈消费总额同比增长9.2%。
西安
春节期间,西安市3A级及以上景区和旅游休闲街区共接待游客1620.9万人次。凭借“非遗年货购物月”“百家非遗进街区”等民俗文化盛宴,西安创新打造“非遗+商场+街区”消费新模式,将非遗表演、体验、美食、集市融为一体,构建一站式消费新场景,成功跻身全国年味目的地前三甲。
南京
据官方发布的数据,2025春节长假八天(1月28日—2月4日)南京市接待游客169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81亿元,占到全省近三分之一,按可比口径较2024年分别上涨9.2%和7.3%。据南京智慧旅游大数据监测平台,景区景点游客量891.7万人次;文博场馆游客量70.3万人次;75家乡村旅游监测点游客量105.8万人次。
此外,春节假期期间,南京市商务局围绕“四季有约·新春消费季”主题,组织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假期重点监测的90余家商贸流通企业合计实现销售(营业)额16.4亿元,同比增长10.2%。
部分商业项目消费数据一览
大悦城控股商业新春开门红
2025年春节档期,大悦城控股商业全国总销售达13.37亿元,全国总客流突破1046万人次。
其中,北京朝阳大悦城带动春节假期客流超65万人次、同比增长33%,销售额突破2亿元、同比增长33%;北京西单大悦城总客流近50万,日均客流5.5万,总销售额1.1亿元,日均销售额1200万+;沈阳大悦城总客流90万,日均超过10万,总销售额达1亿元,日均1100万元;三亚大悦城总客流近80万,总销售额近1亿,日均销售额破千万;苏州大悦城总客流50万+,日均客流5.5万,总销售额0.55亿元,日均销售额690万+;武汉大悦城总客流50万+,日均客流5.5万;厦门大悦城总客流突破50万,日均客流6.25万+。
合生集团春节期间多项目实现业绩客流双爆发
上海五角场合生汇新春七天客流80万+,同比上浮10%,7天销售1.5亿+,同比上浮12%;北京超极合生汇新春期间客流突破60万,销售额超5000万,黄金珠宝销售额环比增长超过68%;北京朝阳合生汇销售同比增长近15%,珠宝馆销售同比增长近10%,客流同比增长近12%;成都温江合生汇春节期间日均客流同比上升17%,总销售额同比提升15%;广州海珠合生广场新春假期突破10万,累计销售350万+。
龙湖商业春节档业绩客流再创新高
春节假期期间,各地消费市场呈现较强活力,龙湖商业聚焦农历新年消费旺季,旗下近百座购物中心充分结合在地文化及非遗民俗,打造了集体验、购物、娱乐、社交于一体的“天街庙会”原创IP活动,年味十足,广受好评,为城市春节档消费增添新活力。
龙湖商业旗下项目在春节8天假期期间(1月28日—2月4日),累计营业额18.8亿,日均同比提升+16%,日均客流同比提升18%。
一元股份春节期间整体总客流同比提升10%,总销售同比提升13%
海门大有境:春节期间客流同比提升24%,单日客流达10.64万,销售同比提升10%。FILA、JNBY、波司登等品牌创开业以来业绩新高;大叹号、青木台、必胜客、爱婴室、Balabala、韩宫宴、潮宏基等品牌业绩达城市NO.1。
盐城大有境:春节期间最高单日客流11.3万,销售同比提升20%,POPMART、无印良品、波司登、海澜之家、CGV等创业绩新高,KKV、小菜园、DQ、喜湘迎、吃饭皇帝大等业绩位居区域/城市NO.1。
北投集团商业项目迎来客流近60万人次
春节期间,北投集团旗下商业项目迎来客流大爆发,D.P.ONE源·心、北投新奥购物中心、北投购物公园、北投爱琴海购物公园、北投希尔顿酒店举办“巳巳如意新年闹春”非遗活动、蛇舞新春福满乾坤主题新年促销、灵蛇献瑞冰雪迎春巨型美陈展等丰富活动,迎来客流近60万人次。
建发商管:春节假期旗下商场销售同比增长15%
1月27日—2月4日,建发商管集团旗下商场客流同比增长16%,销售同比增长15%,总销售额达1.2亿+。其中厦门建发湾悦城春节期间,客流同比增长11%,销售同比增长20%。
开门红!招商蛇口美好启新篇
蛇年春节,招商蛇口全国37家商场,喜迎宾客714万人次,同比提升20.6%;累计实现销售额3.58亿元,同比提升16.6%。
新春佳节期间,招商蛇口旗下各大商场精心策划,为客户带来超级年货节、新年好巳集、荟豆兑福袋、非遗大秀等精彩纷呈的活动。
深圳海上世界开启新春嘉平七天乐、上海曹路招商花园城醒狮纳福闹春、苏州昆山招商花园城联动亭林园上演一“鹿”繁花游园企划、成都大魔方招商花园城带来寻年味·新春游园庙会、九江招商花园城好戏连台唱响国粹……招商蛇口力量,温暖美好中国年。
珠海万达商管集团:全国513座广场累计客流约2亿人次、销售额近100亿元
大年初一至初七(1月29日—2月4日),全国513座广场累计客流约2亿人次、累计销售额近100亿元;275座万达广场春节客流同比2024年同期增长超10%;64座万达广场春节销售同比2024年同期增长超10%。
融创商业:全国22城项目联动,客流突破450万人次,销售同比增长5%
春节期间,融创商业全国22城联动,开展以“非遗中国年”为主题的新春活动,举办非遗活动场次超1000场;客流突破450万人次;会员拉新突破20万;销售同比增长5%。青岛融创茂春节销售、客流创历史新高 同比提升10%;济南融创茂春节销售创历史新高 同比提升10%;崇左融创inspark春节销售创历史新高,同比提升10%;淮安融创inspark春节销售创历史新高,同比提升5%。
此外,还有众多商管企业同样表现优异,譬如,爱琴海集团旗下在营项目,春节档客流同比提升20%以上;中骏商管旗下中骏世界城春节营销全线客流提升24%,销售提升30%;恒泰商管旗下项目在春节8天假期期间(1.28-2.4),日均营业额同比提升24%,日均客流同比提升39%。旭辉商业春节期间全国项目销售同比增长15%,客流同比增长25%……
除了以上表现优异的商管企业,我们还观察到,今年新春假期,以下这些购物中心及商业街区的业绩表现和客流增长也十分亮眼突出:
南京德基广场:春节期间总客流量超160万人次,累计销售额达4.4亿元,同比增长7.47%。
深圳印力中心:新春假期销售额(含主)16602万+,同比增长25%;销售额(非主)2094万+,同比增长18%;客流48万+,同比增长2%;车流7.6万+,同比增长32%。
保定爱情广场:春节期间人气爆棚,累计客流量 193.8 万人次 ,总销售额达1.3亿元。
长宁龙之梦城市生活中心:发售“全家2日游套票”,整合“吃、住、玩、购、游”一条龙服务,7天实现销售额1.18亿元,同比增长11.15%。
上海万象城:1月27日—2月4日,项目总客流突破55 万,日均客流6 万+;总销售额9963万+,日均销售额1107万+。
上海荟聚:春节期间日均客流达5.5万人次,7天销售额破亿元。
印力汇德隆 杭州奥体印象城:1月28日—2月4日,项目实现销售额8581.6万元,同比增长1%;客流量为50.4万人次,同比增长2%。
广州荔湾领展广场:1月27日—2月4日,总客流100万,大年初一当天突破18.1万;总销售额5000万,同比递增27%。
上海虹桥天地:1月27日—2月4日,项目实现总客流46.5万人,日均客流5.8万人;总销售额4025万元(对比2024年春节假期增长12%),日均销售额503万元。
武汉青山印象城:1月28日—2月4日,实现总客流60万,日均客流7.5万;总销售额3000万,日均销售额375万。
上海蟠龙天地:“巳物影·江南年”主题活动,销售额达3055万元。
LCM置汇旭辉广场:春节期间(1月28日—2月4日),LCM置汇旭辉广场客流总计60万 ,同比2024春节期间增长30%。
东莞 海德·汇一城:春节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35%,客流量同比增长30%
SM厦门:1月28日-2月4日累计客流141万,较2024年同比增长15%。
SM天津滨海城市广场:2025年春节假期客流合计60.8万人次,同比去年春节假期增长88.29%。
广州天河领展广场:1月27日—2月4日,总客流同比增加8%;总销售额同比增加10%,其中3C业态同比增长53%,电影院同比增长31%,贵饰同比增长31%。
福州东二环泰禾广场:1月28日—2月4日期间,全馆销售提升21%、客流提升16%。
佛山岭南天地:1月28日—2月4日,总客流205万,同比上升12%,日均客流26万,同比上升12%;总销售同比上升16%。
深圳One Avenue卓越中心:春节期间客流突破百万,同比上涨10%;销售额同比增长30%。卓悦中心针对港客推出全新便捷服务——代客寄物服务,成为华南首个在商场内提供此项服务的创新举措。
新春假期消费呈现新特质
相较于往年,今年的春节假期消费呈现新的特质:
电影票房屡创新高
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25年春节档电影票房95.10亿元,观影人次达1.87亿,双双打破纪录,一扫2024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同比缩水124亿元,观影人次同比下降23.1%的阴霾。其中《哪吒2》成为最大赢家,票房达到了48亿元,截至2月10日,《哪吒2》已经突破80亿元,创造中国影史纪录。
旅游消费市场火热
据了解,文旅消费方面,非遗文化正带火网红城市,非遗项目和历史名城热度升温。美团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五天,“非遗”搜索量同比上涨212%,“非遗体验”搜索量上涨387%,“非遗手工”搜索量上涨790%,“春节庙会”搜索量上涨633%,近四成搜索者为00后年轻人。
值得一提的是,据携程发布的《2025年春节旅游总结报告》也显示,“非遗”“冰雪”“避寒”成三大热门路线,此外,跨境游成为蛇年春节旅游市场增长引擎。
消费市场下沉
春节期间,低能级城市的消费潜力更足。县域旅游热度增长较快。今年春节假期县城酒店预订量也呈现出了井喷式增长。
“两新”政策持续发力
商务部数据显示,年初至1月31日0时,全国共收到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报废更新补贴申请5.7万份;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179.3万台,申请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1714.5万件。
假期前4天,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家电、通讯器材销售额同比增长10%以上。2025年“两新”政策带来的消费“开门红”有望延续。
餐饮依旧是香饽饽
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春节假期前4天(1月28日至31日),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5.4%;重点监测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5.1%。美团数据显示,“年夜饭预订”“年夜饭餐厅推荐”相关搜索量月环比提升256%,年夜饭线上预订量同比增长305%。
不难看出,消费市场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升级与结构优化”。春节的“开门红”无疑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市场预期整体向好。在中购联看来,未来的购物中心要靶向消费者核心需求,打造“长红”的商业运营体系,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文章来源:中购联